经过半年多的酝酿科元网,汽车新央企终于落地。
7 月 29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继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之后,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重庆借此实现一级央企的历史性"破零"。
近期,央国企并购重组提速。就在 28 日,四川 3 家新国企揭牌成立,涵盖文旅、城市更新、轨道交通领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近期实践看,国资央企以加速重组整合为抓手,优化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布局的意图十分明显。
此次落地重庆的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拥有 117 家分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中国长安依托智能汽车的强大底座,正在升级为重庆撬动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的超级"航母"。这一"航母"落地,将会如何搅动格局?
图片来源:摄图网 _500643825
央企
今天,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央企名录已经更新,中国长安排序第 73 位,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 100 家央企,其领导班子已经亮相——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这被外界视作"资深派 + 少壮派"的组合。60 岁的朱华荣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长安人",1986 年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毕业后,长达 30 多年的时间里都在长安汽车系统工作。
2014 年 12 月科元网,朱华荣出任长安汽车总裁、党委书记,2020 年 6 月接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后转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直至此番履新。而 51 岁的赵非也曾在长安汽车、长安福特汽车等担任管理层,并且在 2023 年 10 月出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原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新的领导班子的亮相,意味着新汽车央企的整合工作已经完成。除了推动重庆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外,也传递出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考量。
图片来源:"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长期以来,央企中涉及整车制造的企业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兵装集团(长安汽车)等,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较为突出,汽车板块深化整合是大势所趋——
今年 1 月,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国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壁垒高企等新形势新挑战,提出"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传递出车企整合的信号。
今年 2 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可能导致长安汽车控股股东发生变更。
同一时间,东风集团股份、东风股份、东风科技等三家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也发布类似公告,引发市场关于长安、东风合并成立新央企的猜想。
今年 6 月,长安汽车发布重组进展情况公告,称 6 月 4 日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时,东风汽车公告称,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自此,传闻已久的长安、东风的合并事宜正式终止。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这一结果终结了持续 116 天的合并磋商,标志着央企改革从 " 规模整合 " 转向 " 专业聚焦 " 的战略转向。
"分设是明智之举,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打拼。"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全世对城市进化论分析,东风从卡车起步,商用车比较强,而长安的商用车弱,但乘用车发展很好。现在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合并不如独立去做,还是要给市场更多的机会。
这也将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足鼎立的态势,共同支撑我国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上"跳起摸高"。
撬动
长安升级为一级央企科元网,与一汽、东风并列,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数据显示,中国长安注册资本 200 亿元,在汽车央企阵营中次于一汽(220 亿元),但远高于东风(156 亿元),显示出国家的投入力度。
在李锦看来,这将使得汽车行业产业格局重构,此前央企车企以一汽、东风为主导,长安独立后形成"三巨头"新格局。长安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一汽强于燃油车、东风侧重商用车),避免同质竞争,推动央企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
中国长安将成为一个新的支点。
陈全世认为,长安的发展势头将会延续,长安汽车是自己发展起来的,不像一汽、东风是靠合资企业起来的,它在央企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引领者的角色。
尤其是长安是最早跟华为合作的,其与宁德时代、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品牌,以及深蓝汽车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在智能电动车赛道抢占先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回暖,创下近八年同期新高——
其中,1 — 6 月累计整体销量 135.53 万辆,同比增长 1.6%;6 月整体销量 23.51 万辆,同比增长 4.5%,环比增长 4.8%;2025 年二季度全口径对应的汇总收入约为 662 亿元,环比增长 6.3%。
独立新央企的身份,也将赋予长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在陈全世看来,原来的长安汽车被叫做"大国企",头上还戴着两顶帽子——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原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再往上才是国务院国资委,而东风、一汽都是直接对接国资委。现在升级为独立的一级央企,也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给其业务整合和资源获取提供更多便利。
这也将使得长安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获得突破,成为撬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强引擎。2024 年,重庆汽车产量 254.01 万辆,同比增长 9.4%。其中,新能源汽车 95.32 万辆,同比增长 90.5%。
也正是在这一年,长安汽车全年总销量达 268.3 万辆,同比增长 5.1%,创下近七年来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73.4 万辆,同比增长 52.8%。龙头车企的加速回暖,也是重庆汽车产销量重新攀高的重要支撑。
在重庆的"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排在三大万亿级产业之首。而在这一赛道,长安与赛力斯两个千亿级市值车企的带动下,超 1200 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聚集、协作,而随着长安升级为央企,也将带动更多的发展要素在此聚集。
转型
眼下,全国 GDP 前十城市中,仅有深圳、苏州尚未"出分",重庆 GDP 增速相较于一季度提升 0.7 个百分点,成功守位中国经济第四城。
今年上半年,重庆实现 GDP15929.58 亿元,同比增长 5%。这一增速在已经公布半年报的前十城市中仅高于广州(3.8%),也借势将二者的差距从一季度的 40 余亿元拉大至 800 余亿元,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排位。
进一步分析,全市工业的回暖功不可没。
今年一季度,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 3.6%,而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 5.6%,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4%,对全市的拉动力从一季度的 0.5 个百分点上升为 1.7 个百分点,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重庆汽车产量达 121.85 万辆,增长 0.3%,新能源汽车产量 48.93 万辆,增长 25.0%。不久前,长安汽车发布产销快报显示,其上半年销量达 135.53 万辆,同比增长 1.5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45.17 万辆,同比增长 49.05%。
与此同时,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17.21 万辆,其中问界 M9、问界 M8 双旗舰产品表现尤为亮眼。
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朱华荣表示,新央企的发展目标是:"到 2030 年,整车产销规模突破 500 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 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 30%,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 TOP10,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依托智能网联汽车的底座,长安也正在向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进军。
今年 6 月,在 2025 年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上,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宣布,公司未来十年将投入超 2000 亿元,新增超 1 万人科技创新团队,目标 2025 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及 2028 年实现人形机器人下线应用,以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和海陆空立体出行方案发展。
今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重庆也正加快打造具有重庆标识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强市。
在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绿色物流智能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勇看来,要重点突破的方向之一就是依托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抢占 eVTOL 制造高地,并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轻量化复合材料、航空电控系统等关键配套。
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长安也将牵引更多资源投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并进一步撬动飞行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赛道,甚至有可能将重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复制到更多的未来赛道。
记者|淡忠奎
编辑|程鹏 杨欢 杜恒峰
校对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