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之前衡牛所,真诚邀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您以后持续接收类似优质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 | 蓝雨
编辑 | S
2015年,台湾省出版了一本历史教材,这本书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和广泛关注。
展开剩余88%这本书名为《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收录了近代中国十位著名将领的成长历程和革命故事,内容丰富,极具历史价值。
在这十位将军中,有五位是国民党将领,他们分别是黄百韬、邱清泉、胡琏、刘玉章和孙立人。
除此之外,还有五位是我党(中国共产党)的将领。
那么,这本教材中到底选出了哪几位我党的杰出将领呢?让我们逐一来看。
“红军之父”与“红旗军神”
第一位登场的是被誉为“红军之父”的朱德元帅。在这本教材中,他被尊称为人民军队的奠基者。
朱德于1886年12月1日出生,祖籍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家中父母是勤劳的佃农。尽管家境不富裕,父母依然坚持让他接受教育,送他进了私塾读书。
1909年,朱德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随后随军进军川南,支援反清斗争。
秋收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部队前行,面对士气低落的困境,他果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军队整顿,完善了军队的指挥管理体制,奠定了后来“支部建在连队上”这一党内管理理念的雏形。
次年年初,朱德领导湘南起义,虽然起义再次失败,但他坚定信念,率队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这次会师后,朱德担任红四军军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期间,朱德作为指挥官,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屡次带领军队取得重要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他更是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朱德:“没有朱哪有毛”衡牛所,这足以证明朱德作为红军之父的地位无可替代。
除朱德外,这本教材还特别收录了被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出生于1892年12月4日,祖籍重庆开县赵家场。
家境还算宽裕的刘伯承少年时进入私塾,接受了新式教育,逐渐树立了报效国家的理想。
可惜15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经济急转直下,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看见了推翻旧制度的曙光,毅然投身革命,立志“救民于水火”。
起初参军的他,斗志昂扬、敢打敢拼,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随着战争的洗礼,他逐渐成熟,但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他。
正是凭借这种气概,刘伯承让敌人闻风丧胆,尤其是国民党军,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心生恐惧。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曾多次谣传刘伯承“死讯”,试图动摇我军士气,但刘伯承身体强健,直到1986年10月7日才与世长辞,实乃国家之幸。
“红军政工”与“儒将”
前面提到的两位将军主要是冲锋陷阵的“武将”,接下来介绍两位担当重任的“文将”。
众所周知,我党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同时也高度重视政治工作的作用。
在实战中,需要许多既有文化又具智慧的文官型将领,比如被誉为“红军政工”的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生于1902年,来自湖南衡山(今衡东县)。
1927年,罗荣桓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到一年便转为正式党员。
同年,他参加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罗荣桓凭借卓越表现,从工农革命军的特务连党代表,逐步升至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
长征途中,他在稳定军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依靠出色的政治组织能力,确保军队严格执行党的正确路线,领导各级党组织开展日常政务工作。
作为一名“文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不可磨灭。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他,称“能和我共事一辈子的人,只有罗荣桓和邓小平”。
另一位“文将”是陈毅元帅,有“儒将”之称。
抗日战争期间,陈毅所在部队的士兵们都知道,他既能作诗,又能打仗,是个多才多艺的将领。
解放战争中,他多次立功,令国民党军队屡遭败绩。
陈毅自参加革命以来全面发展,无论是指挥作战、后勤管理、人员管控,还是撰写报告,都得心应手。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作为许多将领的上级,待人真诚,善于放权,因此旗下涌现出许多优秀将才。
“红军镖骑”粟裕
最后介绍的是“红军镖骑”粟裕大将。将粟裕放在最后,并非因为他不及前面四人,而是他的资历稍显年轻,算是他们的晚辈。
粟裕于1907年8月10日出生,成年后被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推荐到叶挺部队,担任学员班长。
1927年,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抗日战争初期,他指挥了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重要战役。
他率部歼灭日伪军400余人,俘虏57名,炸毁一列火车,有力打击了敌军士气。
但这仅是粟裕战斗生涯的开端。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同年8月,粟裕率军反击日伪军多次进攻,展开报复性“扫荡”,极大挫败了敌军。
随后,他持续8个月领导多场重点战斗,打击日军势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此后,粟裕又参与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等多场著名战役。
可以说,每当粟裕出击,敌军必遭重创。
1955年,我国评选十大元帅,粟裕因资历尚浅未入选,但他为新中国立下的赫赫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结语
总体来看,《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收录的五位我党将领,个个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功臣。
令人欣慰的是,台湾教材编者能超越政治立场,秉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精神,客观评价这些英雄人物。
不得不说衡牛所,台湾在这方面展现了相当开明和坦率的态度!
发布于: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